既然已經明確了定投這條路并不適合我,我開始轉頭研究指數的擇時交易。
**1,擇時是否能提供超額收益?**
記得有一次我參加諾亞財富的線下路演,他們拿出一篇研究主動基金經理的超額收益歸因分析的報告,結論非常有意思,那就是大部分基金經理在擇時這個因子上的超額收益是負的,超額基本都是通過擇股實現的。甚至在基金圈里擇時無效論甚囂塵上,我們去觀察一些明星基金的股票倉位,發現他們常年90%以上倉位,無論牛熊,但超額是實實在在的,我們不能否認靠擇股是100%可以做出超額的??晌覀兙鸵欢艿贸鰮駮r無效的結論嗎?
本質上所有的趨勢跟蹤策略都是擇時策略,而趨勢跟蹤顯然是能做出超額收益的。我這里再用python做個簡單的趨勢策略回測:
**開倉條件:**股價大于20MA and 20MA大于60MA (也就是俗稱的20日60日均線金叉)。
**止損止盈條件:**統計每日收盤價,股價自最高收盤價下跌10%清倉。
**回測時間段:** 2014.1.1 - 2021.6.30
300ETF:策略收益 =200.16%,基準收益 = 150.1%
消費ETF:策略收益 = 458.56%,基準收益 = 409.49%
醫藥ETF:策略收益 = 244.67%,基準收益 = 240.06%
深紅利:策略收益 = 307.54%,基準收益 = 280.49%
**2,趨勢跟蹤的本質**
要知道我用的是一個非常粗糙的擇時模型,并且未計算空倉時閑置現金的收益。該擇時策略有效的本質在于:**20MA與60MA金叉是上漲趨勢的必要非充分條件。**也就是說每次上漲趨勢形成,20MA與60MA必定金叉,但金叉不代表上漲趨勢一定會出現,也就是所謂的“假信號”。
其實趨勢跟蹤策略是否能實盤的核心是如何調整**“勝率”**與 **“賠率”**。傳統上對趨勢跟蹤系統的評價是“低勝率高賠率”,其實這并不完全準確。通過調整止損規則是可以把勝率提高的,比如上面我舉例的趨勢系統勝率都是超50%的。舉個更極端的例子,假如我始終不止損,只止盈,那么我這個系統的勝率可以接近100%(前提是指數長期上漲)。
上述趨勢跟蹤策略在300ETF的勝率恰好為50%,但其盈虧比高達5.3,也就是說其盈利的平均收益是虧損的5倍之多,我們知道這樣的系統顯然期望為正。到這里我們可以推導出趨勢系統有效的本質就是那句家喻戶曉的“**截斷虧損,讓利潤奔跑。”**
**3,如何構造一個成功的趨勢跟蹤系統**
我們無需太糾結勝率的問題,那是行情說了算,我們只要專注提高盈虧比即可。
首先從跟蹤標的的選擇來說,上漲趨勢的幅度越大時間越久,對趨勢跟蹤系統越有利。上面回測結果最好的兩只指數,消費ETF和深紅利本身成長性就足夠好,即使拿住不動相對于其他指數依然有超額。甚至流動性不錯的主動基也可以采用趨勢跟蹤策略,根據我的回測結果還相當不錯。同樣的參數下,景順鼎益能做到766.47%的回報,其基準收益為529.99%。
然后從減小虧損的角度上說,設置固定比例止損的好處是損失永遠是已知的,如果對壓力支撐有些判斷的話,可以將止損點設置的更為精確。比如在我的回測中,采用建倉前20日內低點止損比固定10%比例止損可以減少損失,提高盈虧比。另外我們可以利用期權代替現貨,由于期權買方天然損失固定又帶較高的杠桿,我們可以輕易做出更高的盈虧比。這個后面的期權專題再細聊。
最后從放大盈利的角度上說,合理上杠桿是不錯的選擇。這里我依然傾向采用期權這種特殊的帶保護的杠桿,期權的杠桿美妙之處在于它不會放大虧損。如果一定要用期貨杠桿,在高盈虧比的前提下也是可以的。依然拿300ETF舉例,按照5倍盈虧比和目前7倍左右的杠桿計算,平均盈利一次是35%,虧損一次是7%,這生意可做。
**4,趨勢跟蹤依然要分散**
如果參考燈塔國的股市,我始終認為如果A股存在的足夠久,那我們遲早碰到股市10年不漲的行情。此時如果單吊一只滬深300,估計沒人能堅持做下去。即使遇到這兩年的結構性牛市,也不保證你單吊那只指數就一定有行情。所以做趨勢投資,最好跟蹤多個相關性低的品種,并且流動性一定要充足,A股,美股,商品,外匯,空氣幣都可以來點。
如果要跟蹤多品種就必然要涉及倉位管理的問題,這里提供一個簡單的方法:根據你的止損點算出最大損失,將最大損失控制在資金量的1%,然后根據這兩個數據反推你每次開倉的資金量即可。
**趁開盤前,暫時想到這么多,歡迎高手們來補充。**